Ellison被《財富》雜志列為世界第五巨富,他擁有的Oracle是世界上最大的數据庫軟件公司。Oracle公司也許并不為大眾所知,但當你從自動提款机上取錢,或者在航空公司預定航班,或者將家中電視連上Internet网,你就是在和Oracle打交道。Oracle的客戶大多是赫赫有名、名列《財富》500家的大型公司。
“我一向怀疑所謂‘傳統的智慧’,特別是那些人云亦云的權威。對我來說,事情必須合理才行。這种思維方式在企業經營上非常有价值,因為你將成為第一個有机會做不同事情的人,同時占据市場先机。那么,如何避免自己犯錯誤呢?很簡單,就是勤奮加思考,不斷嘗試,和一大群聰明人一起討論。"
“讀了三個大學,沒得到一個學位文憑” Ellison是從俄羅斯移民的美國猶太人后裔,出生在1944年的曼哈頓。Ellison從小由舅舅一家撫養,在芝加哥猶太區的中下層長大,當時的貧富差別沒有現在這么大。學生時代的Ellison并沒有顯示出优秀的素質和成績,在學校他有些孤僻,喜歡獨來獨往。 1962年Ellison高中畢業,進入Illinois大學就讀,二年級時离開學校。后來《商業周刊》曾報導過他离開的原因,說是因為平均成績不及格,Ellison不置可否。過了一個夏天他又進入Chicago大學,同時還在Northwestern大學學習。歷經三個大學,最終Ellison卻沒得到任何一張大學文憑。 1966年Ellison离開家鄉,來到加州的伯克萊,准備就讀研究生,同時開始工作。他學習了電腦編程,主要是為IBM開發大型電腦。他并非想投身高科技,只不過想賺點生活費。他給一些大公司開發應用程序,那時的軟件開發意味著:挂上磁帶,備份數据,工作單調,也沒什么挑戰性,遠不能和現在的程序員相比。 關于學位Ellison認為:“大學學位是有用的,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去獲得一個或者更多,但遺憾的是我在大學沒有得到學位。我從來沒有上過一堂計算机課,雖然我還是成了程序員,我完全是從書本自學編程的。” “換了十几家公司,還是一事無成” 几年間Ellison陸陸續續換了許多公司,1973年Ellison在Amdahl工作,Amdahl是和IBM競爭的生產大型電腦的公司,有45%的股份是日本富士通的,所以Ellison有机會去日本出差。在日本,他被京都典型的异國情調給迷住了,日本的禪學和文化給Ellison以深刻的影響,從此他成了一個日本文化藝術的終身愛好者。 离開Amdahl公司后,Ellison加入Ampex,這是硅谷一家生產影像設備的公司,在那里他認識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Bob Miner和Edward Oates。當時他倆在一起研究如何有效存儲讀取海量的數字信息,Ellison轉向了市場銷售工作。他倆的項目最終還是失敗了,Ellison將這歸咎于公司管理不善,“我比公司的頭儿們懂技術,也比他們懂市場,如果他們能經營公司,我也能。”就這樣他動了自己辦公司的念頭。 創立Oracle 就在他們打算成立公司時,另外兩個傳奇式的公司誕生了,一個是苹果,一個是微軟。雖然這三個公司的產品、理念、文化完全不同,但卻有著同樣的模式:創立者的构成都是一個有夢想精神的技術企業家加一個技術天才:Bill Gates有Paul Allen,Steve Jobs有Steve Wozniak,Larry Ellison有Bob Miner。 1977年6月,Ellison他們三人合伙出資2000美元成立了軟件開發研究公司,Ellison擁有60%的股份。Ellison之所以占這么多股份,是因為公司完全是由Ellison鼓動成立的,而且他當時有一個40万美元的項目合同。這一年他32歲。 “當我創立Oracle時,我想建立一個讓我喜愛的工作環境,這是最主要的目的。當然,我也要通過公司養家糊口,但沒想到會像現在這么富有。錢不是最主要的,我真的是想和我喜歡或者佩服的人一起工作。Oracle招聘有一個原則:如果這個人你不喜歡一周有三次和他一起午餐,就不要讓他加入。” “上百億美元的錯誤” 1976年,IBM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R系統:數据庫關系理論》,介紹關系數据庫理論和查詢語言SQL。Ellison非常仔細地閱讀了這篇文章,并為之深深震動,這是第一次有人用全面一致的方案管理數据信息。作者Ted Codd十年前就發表了關系數据庫理論,并在IBM研究机构開發原型,這個項目就是R系統,存取數据表的語言就是SQL。文章詳細描述了他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如何實現的方法,Ellison看完后,敏銳地意識到在這個研究基礎上可以開發商用軟件系統。 那時大多數人認為關系數据庫不會有商業价值,因為速度太慢,不可能滿足處理大規模數据或者大量用戶存取數据。關系數据庫理論上很漂亮而且易于使用,但不足就是太簡單,實現速度太慢。Ellison卻就此看到了他們的机會:他們決定開發通用商用數据庫系統Oracle,這個名字來源于他們曾給中央情報局做過的一個項目。不過也不是只有他們獨家在行動,Berkeley大學也開始開發關系數据庫系統Ingres。 IBM自己卻沒有計划開發。為什么“藍色巨人”放棄了這個价值上百億的產品,原因有很多:IBM的研究人員大多是學術出身,他們最感興趣的是理論,而不是推向市場的產品;從學術上看,研究成果應該公開,因為發表論文和演講能使他們成名,何樂而不為呢?還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IBM當時有一個銷售得還不錯的層次數据庫產品IMS,推出一個競爭性的產品會影響IMS的銷售人員工作。直到1985年IBM才發布了關系數据庫DB2,而Ellision那時已經成了千万富翁。 Ellison曾將IBM選擇Microsoft的MS-DOS作為IBM-PC机的操作系統比為“世界企業經營歷史上最嚴重的錯誤,价值流失超過了上千億美元”。IBM發表R系統論文,卻沒有很快推出關系數据庫產品的錯誤可能僅僅次之,Oracle的市值在1996年就達到了280億美元。 “聰明的市場策略” 几個月后,他們就開發了Oracle1.0,但這只不過是個玩具,除了完成簡單關系查詢外不能做任何事情。他們需要花相當長的時間才能使Oracle有用,維持公司運轉主要靠承接一些數据庫管理項目和做顧問咨詢工作。 Oracle數据庫的頭兩個用戶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和海軍情報所,他們使用完全不同的硬件和軟件。中央情報局用的是IBM大型机,海軍用VAX机,而Ellison和Miner開發Oracle用的是Digital的PDP机。這迫使他們作出一個重要決定:新版本3.0全部用C語言開發,因為C語言是所有机器支持的,而且C編譯器很便宜。 Ellison向客戶宣稱Oracle能運行在所有的机器上,事實上當然不可能,但這是非常聰明的市場策略。大型公司和机构都擁有各种類型的電腦和操作系統,他們愿意購買一种能通用的數据庫。 Oracle的成功除了有IBM的友好幫助外,還要記上Digital的一份功勞。IBM向Ellison提供了關系數据庫理論,DEC提供了表演的舞台:VAX電腦。VAX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小型机。 “出色的市場推銷員” 早期的Oracle版本無法正常工作,程序充滿了錯誤,用戶抱怨不斷,但Ellison堅信較早占領大塊市場份額是最主要的。“當市場已建立好,你知道百事可樂要花多少錢才能奪得可口可樂1%的市場?非常非常昂貴。”IBM的作風則大相徑庭,如果用戶不滿意就不會推出新產品。Oracle直到1986年的5.0版本才算得上是基本可靠的運轉系統,不過有趣的是早期的用戶并不在意損失金錢和數据,即使是中央情報局,也沒有不高興,他們需要的是技術的發展,而不僅僅是一個產品。Ellison為他們描述了產品將能達到的美好功能,雖然現在沒有達到,但他們愿意支付費用。 Ellison的工作不只是推銷產品,他還到處宣傳關系數据庫觀念。他經常作的演講標准題目是“關系數据技術的缺陷”,講述關系數据庫會出現的問題,然后介紹Oracle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他的另外一個与眾不同的推銷技巧是:別人只是講述產品功能,他則當場就做演示,在電腦上輸入一個關系查詢,很快結果就出來了,雖然實際應用時情況可能會不同,但現場听眾都印象深刻。Ellison不僅是在做演示,而且是在培訓用戶使用關系查詢語言SQL。Ellison的成功更大程度上不是作為一個技術專家而是市場推銷專家。 “Oracle生逢其時,Ellison將市場放在第一位,其他所有的都靠后,擁有普通技術和一流市場能力的公司總是打敗了擁有一流技術和只有普通市場能力的公司”,一位硅谷資深人士評論道。 “你們都會成為百万富翁,我确信!” Ellison經常對他的員工說,只要采用他的市場策略,他們都會成為百万富翁。事實上早期的員工基本上都達到了這一目標。他的策略是銷售產品時強調Oracle的三大特性:可移植性、和其他數据庫產品特別是IBM的兼容性以及支持廣泛网絡連接。這滿足了用戶的需要,雖然他們實際得到的比期望的要少。Ellison的對手攻擊他總是銷售气泡軟件。气泡軟件指的是功能還未完成的軟件產品。 Ellison的主要對手是Ingres。1984年Oracle的銷售額是1270万美元,Ingres是900万美元;1985年兩者銷售額都翻了一倍以上,不過Ingres增長得更快。如果照此發展,Ingres將會超越對手,但這時藍色巨人IBM又幫了Ellison一把。 1985年IBM發布了關系數据庫DB2,采用了和Ingres不同的數据查詢語言SQL,Ingres用的是QUEL。Ellison抓住了市場机會,到處宣傳Oracle和IBM的兼容性,結果從1985年到1990年雖然Ingres的銷售額每年增長高于50%,但Oracle跑在了前面,每年增長率超過100%。SQL在1986年成為了正式工業標准,Ingres的老板簡直無法相信Ellison的運气,但這正是Ellison的精明之處,“跟著藍色巨人,永遠不會錯。” IBM确立SQL的標准是Oracle成功的關鍵,但數据庫的戰爭遠未結束。Sybase和Informix也加入了競爭的行列。 “我的目標是克敵制胜” Ingres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很晚才開發PC机上的版本,而Ellison和Bill Gates一樣看到了PC的巨大潛力。Oracle很快就有了一個PC机上的廉价版本,雖然它几乎沒有任何用處,可是Ellison和銷售人員卻有了有力的宣傳武器:Oracle能運行在PC机上。 Ellison听說Ingres發明了一种新技術───分布式查詢,十天后Oracle就刊登廣告宣布了SQL之星:第一個分布式查詢數据庫,事實上還沒有任何這樣的產品。Ellison就是這樣,想象產品應該怎樣,然后再去實現。如果成功了,他就是成功的預言家。 Oracle的上市給Ellison帶來了9300万美元的身价,Microsoft在第二天也公開上市。Microsoft和Oracle在同一年成立,Bill Gates擁有的股票价值超過了3億美元,Ellison這時發現了他一生中最強大的對手。 1988年Oracle推出了6.0版本,這是當時功能最強大的產品,不過它的匆忙上市對公司簡直是一場災難,使用6.0的最初用戶都遭遇了頻繁死机和數据庫毀坏,直到6.0.27版本,產品質量才基本穩定。尾數27表示6.0版本經過了27次大的修改。 既然這樣,用戶為什么不選擇其他的產品呢?主要原因是:如果用戶選擇其他厂商的產品,他們就得重寫所有應用程序,這是非常巨大的工作量,所以一旦選用了某种數据庫平台進行開發,你就得依賴它。 “遭遇危机” Oracle從1977年創立到1990年,銷售額都保持了每年高于100%的增長。高增長的同時也潛伏著巨大的隱患:公司的財務和銷售管理十分混亂,銷售人員為了完成任務得到提成,大量簽訂無法收款的合同,甚至有人弄虛作假,合同執行情況也無人過問,現金流量是負值。Ellison高薪聘請了有經驗的管理人員開始整頓公司,1990年第三財政季度有1500万美元的銷售合同無法執行,結果季度銷售額雖然達到創記錄的2.36億美元,但利潤只增長了1%。 消息公布第二天,Oracle的股票從25.38美元跌到了17.5美元,損失了30%的市值。為度過危机,Oracle解雇了10%的員工,在以后的兩個季度情況變得更糟,股票在10月底的收盤价只有5.38美元,在春天Ellison擁有价值近10億美元的股票到11月份就只剩下1.6億美元了。 Ellison勇敢地接受了挑戰,他沒有賣掉自己的股票。公司開始改進銷售和財務管理,保持足夠的現金流量,銷售合同必須得到确認。這些普通公司的做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公司的增長率減慢了,這也是Ellison原來不愿采用這些做法的真正原因。1991年和1992年公司的銷售額增長率只有12%和15%。 Ellison將希望寄托于Oracle7.0,這是公司已經談論了好几年的新版本,直到1992年6月才終于登場。這次他吸取6.0匆忙上市的教訓,在10個月前就發布了Alpha測試版,Oracle7.0是极為出色的產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Ellison的銷售隊伍有了真正的王牌,銷售額從1992年的15億美元增長到1995年的42億。 公司也開始有了成熟的管理方式,耐心听取用戶意見并滿足他們的需求。Oracle以前從來沒這么做過,原來Oracle對待客戶很不經意,一個客戶打電話抱怨Oracle數据庫死机并毀坏了他的數据,技術支持工程師的回答是:“無賴,一點用都沒有。”這种情況現在再也不會出現了,客戶必須得到一流的服務。 “改變世界的网絡計算机” Ellison現在不再負責日常工作,只是規划Oracle未來的發展方向。閑暇之余他就駕駛長達78英尺的“莎揚娜那”號出海兜風,在1995年他曾經奪得悉尼帆船比賽的冠軍。 信息高速公路吸引了Ellison的注意,他是克林頓總統最大的贊助商之一。他曾极力推動交互式電視和頂置盒的發展,不久他就發現了更迷人的机會:WWW環球网,Netscape的瀏覽器將WWW网推向了全世界,PC机的性能將不再是主角,連上Internet网才是价值所在。 Ellison在1995年巴黎舉行的歐洲信息技術論壇會議上,介紹了网絡計算机NetworkComputer的觀念。所謂NC指的是配置簡單卻能充分利用网絡資源的低价電腦,不需要不斷更新的硬件設備和越來越复雜、龐大的操作系統,沒有軟盤和硬盤,只要打開電源用瀏覽器連上网絡,就可以獲得信息和存儲文件,售价將不高于500美元。Ellison這一次將他的標靶瞄上了軟件帝國Microsoft,“Oracle將只會做一件事情,我們管理海量的數据并通過网絡提供這些數据。” 网絡計算机的背后就是強大的网絡服務器,所有數据和應用程序都存儲在服務器的數据庫中,Oracle的數据庫技術將使网絡計算机非常容易操作管理。Gates緊接著Ellison發言,他認為网絡計算机沒有任何价值,只是大型机啞終端的翻版。但這一天的胜利是屬于Ellison的,网絡計算机的報道出現在所有報刊的主要版面上。 “日本文化非常有趣,對我影響非常巨大,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好斗的民族同時又是最有禮貌的,极度傲慢自大和极度謙卑混合,一种美妙的平衡。在創立Oracle時,我們想在公司盡可能地創造這种文化,一方面很好斗另一方面很謙虛。如果你能平衡這兩者,你在競爭中取得成功的机會就會大大增加,這對個人和集体都一樣。” 媒体對网絡計算机評价不一。CNET的記者認為沒有硬盤网絡計算机需要依賴服務器,這將是完全不可靠的;《商業周刊》專欄記者則認為网絡計算机會帶來一种完全不同的個人電腦工業。Microsoft負責技術的副總裁認為:“人們想要電腦提供更多的能力,而不是更少,网絡計算机根本不值一提。”但大型公司和机构對网絡計算机大加贊賞,每隔兩年就要更新電腦和升級軟件的成本實在太高,1996年一台標准PC机成本是2000美元,但維護的費用每台要接近13200美元,网絡計算机的管理成本相對應該低很多。 雖然Oracle集合了IBM、Sun、Apple和Netscape在1996年制定网絡計算机的標准,但事實上沒有一台网絡計算机生產出來。Gates雖然對网絡計算机嗤之以鼻,但也發表了一种簡單個人電腦SIPC的標准進行反擊。SIPC基本上和NC一樣,只有一點不同:它需要用Windows操作系統。 不過這一切都無關緊要了。隨著AMD和Intel的競爭,1997年800美元以下的電腦成為電腦行業新的增長點,500美元以下的Basic
Computer不久也將會出現。Microsoft仍然是市場的主導者,但Ellison從來不會放棄。他說:“觀念的戰爭已經結束,市場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感謝蔣濤&創業指南)
|